晨报讯 在四川某高校成人专升本的两个班中,报名的160多人中正常上课的仅34名,但没有上课的人在毕业时仍然“混”到了文凭。来自四川省的部分政协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呼吁,应尽快治一治这种变了味的“文凭热”,挤一挤各类文凭的水分,还教育一方净土。
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王可植说:“现在社会上有不少人热衷于读专升本或研修班等以获取高学历。有的是经商致富后花钱买文凭;有的是以权谋私要文凭。这些人平时难得去上课 、听辅导,一到考试就请老师关照,有的连毕业论文都请人‘捉刀’。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
王可植代表的这番话在代表中引起共鸣。一些代表说,这种文凭虽然有据可查,但实际上有很大的水分,没有真才实学的文凭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种假文凭,对民族素质和社会风气的危害会甚大。
变了味的“文凭热”不仅仅是一种违反社会道德或法规的简单现象,它还反映出社会用人机制的不健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全国政协委员吴正德说:“目前,社会上已经形成了一种‘以文凭论成败’的社会价值取向,造成巨大的人才浪费。”他认为,重视学历,要求知识化是对的,但学历不应该成为考核一个人能力的唯一标准,重学历更要重能力。
遏制这股歪风,除了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和用人体系,学校也必须加强文凭发放的管理。王可植代表说:“社会对人才的衡量要从单纯重视学历到对综合能力的认定;组织部门要对所选拔任用的对象文凭的真实性、‘含金量’进行考核、审查;高校不能单纯为追逐经济利益而不顾办学质量和信誉,搞关系文凭、人情文凭,更不能卖文凭。这样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民族的未来负责。”(熊艳贺劲松)
特别推荐:《流星花园》铃声图片专辑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