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正在接受本报记者(左一)采访 众记者“围攻”萧灼基
本报记者王苓芳报道 昨天是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的第一次小组讨论,北大知名教授萧灼基与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恰巧分在同一个讨论组——第28组。为了能够采访到这两位经济学家,记者们可谓煞费苦心,萧灼基由于坐在靠近门口的地方,被往来记者盯得格外紧,不时有人从他椅背后面探身过去递交名片或小声提问;而吴敬琏由于坐在靠里面的位置,没有记者敢冒昧在讨论进行中前去打扰。
通过努力,记者终于分别采访到了萧灼基和吴敬琏两位经济学家,所提的问题是相同的,即有关中国中等收入阶层的问题,两位委员都有各自的观点。
-专业人员成为中等收入阶层主力
问:您曾谈到未来10年中国中等收入阶层的比例将迅速上升,请您谈谈中等收入阶层的标志是什么?
萧灼基:我曾做过量化,但是很难。比如,做中等收入阶层中的一员,必须要有自己的住房,即人均住房面积50平方米左右,有自备车,每年能够有全家在国内度假的费用。中等收入阶层不仅有劳动收入还要有投资。
场景:昨天上午10点,在小组讨论进行中,萧灼基被一位电视台记者“拉”到会议室外的走廊上进行采访,原本分散在小组讨论会议室外的十几位各路记者见状,呼啦一下全都跟着跑了出去。电视台的记者问过一个问题,萧灼基刚回答完,其他的十几位记者马上抢着提问,记者们都在比着说话的频率和嗓音的高低,本报记者终于抢在十几位同行开口前把问题提出。
吴敬琏:我认为,现代的中等收入阶层的概念根本没有“产”,是指专业人员为主的一个阶层,有房子、汽车并不是中等收入阶层的标志。在早期中等收入阶层强调的是资本,在现代社会,概念有演变,主要是指专业人员,因为专业人员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专业人员是中等收入阶层的内容,它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经理,也包括记者。
场景:采访吴敬琏颇费了一翻周折,中午小组讨论休息时,记者蜂拥而上,而无论记者怎样好言好语吴敬琏就是不接受采访。下午小组会结束后,记者们不等吴敬琏离开座位就又上前把他团团围住,大有不回答问题就别想离开的架势。也许是被记者的韧劲打动了,吴敬琏终于开始回答记者的提问。一位摄影记者担心错过精彩话语,特别请其他报社的文字记者帮忙拿着录音笔,而自己则坐在地上左右找角度。
-萧灼基细说5种人
问:您认为哪些人属于中等收入阶层?
萧灼基:我认为有5种人能成为中等收入阶层,第一种是科技企业家,因为他们用科技发明投资企业,是从无形资产到有形资产;第二种人为金融证券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第三种人是中介机构的专家,如律师、分析师、会计师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一个服务贸易总协定,即允许外国中介机构进入中国,同样中国中介机构对外资公司服务也要高收费;第四是私营企业者和炒股票者;第五是外资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有大量的外资企业要进入中国,外资企业要人才本土化,如外资企业的首席代表等。
-中等收入阶层比较温和
问:未来中等收入阶层数量比例是多少?
萧灼基:具体数量我现在还不敢说。
吴敬琏:不好估计。
问:中等收入阶层对社会及经济发展有何作用?
场景:《经济导报》的一个记者与本报记者同时问道。
萧灼基:对,我就要讲这个。中等收入阶层的形成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是相当好的。中等收入阶层的收入有一个刚性,收入稳定,与低收入阶层不同。中等收入阶层由于有积蓄,会保持消费水平稳步上升,而且领导市场新潮流的中等收入阶层对保持国内需求的稳定增长、推动产品的更新有着重要的作用。
吴敬琏:如果专业人员不能在社会上得到应有的地位,这个国家将无法实现现代化,因为第一次产业革命后经济发展主要靠资本,更早是靠劳动,而现代社会发展则靠知识。
问:中等收入阶层的壮大将起到什么作用?
萧灼基:如果一个社会中等收入阶层人数比较多,这些人最希望社会稳定,这样可以保证生活水平的稳步增长。如果社会上通货膨胀率高,有其他动荡,对中等收入阶层肯定不利。中等收入阶层的思想、要求、观念会反映到方方面面,包括社会舆论上,即要求保持经济的稳步增长,保持社会的稳定发展。
吴敬琏:中等收入阶层比较温和,有利于稳定。
场景:对吴敬琏的采访从下午5点小组讨论结束,一直持续了一个小时。6点的时候一位记者看到吴敬琏有些疲惫,于是提议:“收工吧,也让吴老师休息一下。”大家才有些不情愿地离开。不过还是有记者一边离开一边询问有关今年股市的情况。
特别推荐:《流星花园》铃声图片专辑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