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争分夺秒--一个疑例这样被排除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24日02:35 东方网 | ||||
东方网5月24日消息:高热、白细胞低、肺部片状阴影,临床上被怀疑“非典”的病人究竟是如何甄别的?申城每天公布的疾病监测报告中经常出现的“疑似病例”,又是怎样被筛选排除的呢?昨天,刚刚经历过24小时排疑的瑞金医院的医生揭示了争分夺秒的“排疑”全过程。 5月21日,瑞金医院一位44岁的上海住院病人突然发起了39.6℃的高烧。医生检查发现, “非典”专家组的邓伟吾教授及时到位,他开始为病人解读胸片,一批专家随后开展首次讨论。下午,病人高烧不退。由李宏为院长等组成的专家组再次会诊,此时病人血清已采集进入病原学检查过程。当晚8点,病人的氧饱和度只有84%,上午还只集中在右下肺的片状阴影不到10小时已蔓延到双肺下叶。晚上10点,俞卓伟会诊,接着68岁的邓伟吾教授骑着自行车赶来再会诊,市传染病医院的专家也投入到治疗中。 第二天上午,市CDC的病原学检查结果出来了:支原体肺炎。至此,一例被高度怀疑的病人被排除“疑似”。“每一次排疑的背后都是一次又一次繁复枯燥的会诊,成功的关键是和时间赛跑。”
订两性学堂,打开性爱心门,赢取彩信手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