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时期 琼海渔业经济大幅增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25日09:34 海南日报 | ||||
本报讯 (记者吴棉 杨宗宝 特约记者王仪) 在非典时期,有些农产品销售难成为热点问题,但琼海的水产品成了抢手货。5月21日,在博鳌镇东海村养殖对虾的张光烈有8000斤对虾以每斤13元的价格成交,全部顺利销往岛外的湛江市。 据统计,截至5月20日止,琼海市今年水产品总量达24685吨,同比增长8%,产值达1·5799亿元,同比增长7%。 据介绍,由于非典影响,该市农产品运销成为难点,成本增加,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有关数据表明市场利润同比下降幅度达70%左右。该市的荔枝去年第一次摘果价格为12元/斤,今年同样是第一次摘果价格低于5元/斤。该市确定陆上损失海上补,力促海洋与渔业经济大幅度增长。 低位池虾塘改养高品质经济鱼类取得成功。长坡镇养殖户利用低位池虾塘试养石斑鱼、红笛鲷新品种鱼类,目前已养殖面积150亩,每亩产值25万元,每亩获利1万多元。工厂化养鲍面积达15万立方米,产量达到80吨,产值达900万元。一台商兴建4400立方米工厂化养鲍,今年第一季度已出售商品鲍40吨,产值 350万元。 在非典时期,大规格罗非鱼受到欧美市场的青睐,国际市场有巨大需求量,目前价格坚挺,每斤利润在1元以上。该市今年计划养殖面积达13万亩,并新试养河鱼屯、鳗鲡、鳄龟等新名优品种。 作者:吴棉 杨宗宝 王仪 来源:海南日报
订两性学堂,打开性爱心门,赢取彩信手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