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非一线医生王晓光:宝宝,我见到你啦!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25日10:33 南方日报 | ||||||
一位在抗非一线的医生一个多月没能见上刚出生的女儿。昨日,当他送走最后一位疑似病人后,隔着玻璃与女儿见面了—— 宝宝,我见到你啦! 昨日上午8时多,在广州157医院的隔离居住区,35岁的 一个多月前,由于抗非典艰巨,为避免交叉感染,157医院所有一线医务人员实行隔离集中居住,这段时间,王医生每天只能隔着电话听女儿声音。 救死扶伤是自己本分 2月中旬,157医院收治第一例非典患者,送病人的医生、护士全身都包得紧紧的,像穿上防化服的士兵,这紧张的场面让王晓光心情很矛盾。王晓光放心不下正怀身孕的妻子,万一染病,再传给她,要知道两口子年龄都不小,如果这个小宝宝保不住,以后能否生育还很难说;但作为传染科骨干力量,面对被非典折磨的患者,要是袖手旁观,自己肯定难安心。最后,王晓光选择留下,“救死扶伤是自己本分”,他请远在黑龙江的岳母飞来广州照顾妻子。 此后,王晓光就过上非典时期的“非正常”生活。每天在医院加班到很晚回家,到家后,为避免与家人过近接触,他选择在客厅沙发上睡觉,妻子很是心疼他,无论怎么劝他,王晓光总会开玩笑地说,“你不要过来啊,再过来,我就被逼出家门了”。 女儿出生20天他住进了隔离区 非典传播越来越重,求治的发热病人也越来越多,医院采取的防护措施也越来越严格,就在王晓光的小宝宝出生第20天,他们这些一线的医务人员全部都隔离,王晓光住在乒乓球室,一个30多平方米的房子,一张行军床、两个球台。他妻子打电话过来:“你什么时候回来呀,宝宝听不到爸爸的声音,见不着爸爸的面,总是哭,以后她就不认你了”。王晓光拿着话筒对不懂事的女儿说,“小宝宝,对不起,爸爸不能回家,还有许多病人在等着爸爸去救呀!作为家长,他们很多也有像你这样可爱的孩子!只有等他们都治好了,爸爸再回去看你”。 隔着玻璃门打量女儿 据157医院的彭院长介绍,他们收治了30多位非典患者,都已治愈出院,在5月22日晚,最后一位在院观察的疑似病例也被排除,抗非典的战役告一段落。在听到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解除来广东旅行警告,大家真是非常兴奋,彭院长安排隔离居住区的医护人员与家人聚上一聚,警告解除,这里也凝聚了医护人员的一份心血。 盼着见心爱女儿的王晓光一大早就洗个澡,将胡须剃得干干净净,光洗手就花了五分钟的时间。可是,当妻儿过来的时候,他并没有冲过去抱孩子,只是隔着玻璃门认真地打量着自己的女儿,“长得跟我真像,一个月前还真看不出来;哎,又长高了……”王晓光说,孩子太小,抵抗力差,而自己一直在隔离病区工作,与孩子接触,万一……本着对自己与对社会负责的态度,这批医务人员要等过了安全期才能回家,王晓光放心拥抱孩子的时间大概是10天后吧。 本报记者严亮 通讯员卢忠光谢文杰图: 父女相见,做爸爸的脸上满是开心的笑容;不懂事的孩子也笑得很灿烂。
订两性学堂,打开性爱心门,赢取彩信手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