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六一”别忘“非典”孩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01日01:35 人民网 | |||
“六一”国际儿童节又到了。每年的这个时候,电视电台、大报小刊开始密集报道孩子们载歌载舞、欢声笑语,各级领导突然放下繁重的公务,去与孩子们亲近,使孩子感到了大家庭的温暖。今年闹SABS,要像往年那样搞大型活动显然是不行的。不能搞大型活动,我们可以换过其它的形式来庆贺孩子们的节日,除了送些礼物给孩子们,我们可以给孩子们发E-mail,也可致孩子们一封信,祝孩子们节日快乐,也让孩子们知道我们这些大人没有忘记他们的节日——尤其是那些非典家庭的孩子。 记得《南方都市报》有篇《家长战非典孩子遭同学疏远》的报道,看后,很为这些孩子不平。他们的父母冒着生命危险、舍弃亲情和欢乐,日夜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为患者和公众送上的是微笑,是安全和健康,然而他们的孩子却被同学们疏远了,受到的是冷遇和歧视,这怎么不叫人伤心?假如在孩子们的节日里,我们还把他们忘了,受损害的不仅仅是这些孩子们,还会让他们的父母伤心。 我还记得《北京青年报》有篇《全家十一人感染非典,姥姥和父母相继去世》的报道,父母双亡,只留下一个仅11岁的淼儿。童年应该是最天真浪漫、无忧无虑的,如今淼儿成了这样。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更不能忘记,我们的社会要给予她温暖。在他们的节日,我们送他们一朵鲜花或一些他们喜爱的礼物,让他们从这种恐惧中尽快地走出来。我们都应该以直面现实的信心和勇气,平静地告诉他们非典带来的一切,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消除恐惧的阴影,树立自己的信心和勇气。告诉这些孩子们,有SABS并不是他们的错,也不是他们父母的错。要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家庭不是孤岛,也并不是孤立无援的,很多爷爷奶奶叔叔阿姨都在关心着他们。 同时我们还不要忘记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并不是非典家庭的孩子,但同样受到非典的伤害,他们是一度被人们所忽视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如餐馆、理发店的经营者的孩子,社会生活的“非典型化”,导致他们的经营困难、收入减少,非典可能让这些孩子失去过去优越的条件。如果这个时候忘记了这些孩子,不仅会让孩子有一种失落感,而且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和精神痛苦。 “孩子,这是人类纯洁而天真的花朵。”这是革命先烈柔石说过的一句话。用“纯洁”和“天真”来概括儿童的特点,不仅确切,而且发人深思。在这个特殊时期的“六一”,我们尊重与关怀这些孩子,不仅是体现社会人性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体现我们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这样做更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别忘了“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这句老话。来源:人民网 2003年6月01日
订两性学堂,打开性爱心门,赢取彩信手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