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麻痹松懈严防非典反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16日08:32 哈尔滨日报 | |||
本报记者何秀丽 近日,哈市民革、市民盟、市民建、市民进、市农工党、市九三学社及市侨联、市台联对当前我市非典防治工作提出建议,以防止疫情反弹。 克服麻痹思想 坚持一抓到底 市民建、市农工党、市民进、市侨联认为,尽管我市尚未发现非典临床病例,但仍要时刻防止发生输入性病例。各部门要一抓到底,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各级党政机关决不能因非典而关门办公,或缓办、停办一些应该正常办理的事情。同时,应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我市抗击非典的成果,消除非典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抗击非典和经济建设的双胜利。 市台联建议,时刻不能放松农村预防非典工作。要利用农村的广播、电视、村务公开栏、黑板报、公开信等形式,大力宣传党和政府防治非典的方针政策,明确村民在疫情防治中的权利、义务。同时不能放松对外来民工、自由职业者的监控管理。 推行实名挂号 整合防治资源 市农工党、市九三学社建议,要加强对医院的监督管理,对不按规定操作、违反消毒隔离要求、造成医源性感染的,要追究医院领导责任。应采取强制措施,在医院推行挂号实名制,以便于对传染病源进行追踪调查。整合医疗资源,集中全市的传染病和ICQ专家和医疗设备,组成防治小组,集中收治非典病人。 他们还建议,应进一步完善我市预防突发性疫病,特别是防大疫的工作预案。加大资金投入,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提高我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分级建立长期固定的应急传染病医院,培训一支业务精良、设备齐全、反应灵敏的防疫骨干队伍。 修订法律法规 重罚城市陋习 市民盟、市民进、市侨联建议,应以这次抗击非典斗争为契机,引导市民树立健康文明的卫生观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修订适合新形势的公民行为准则,以环境卫生为重点,增加有关爱护环境、倡导树立新的卫生观念等方面内容;要制定和调整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对乱丢垃圾、随地吐痰、随地便溺等不良行为予以重罚;要加大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在公园、商业街等地建立一些季节性的洗手池和有洗手设施的公厕。
两性学堂--掀起夏日阳光中的爱欲狂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