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ina.com.cn |
| |||||||
![]() |
|
![]() |
|
|
本报北京3月8日电(本报记者桂杰)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编剧王兴东提交的一份关于金鸡电影节如何办的提案,引起了很多委员的强烈反响。舒乙、李燕、黄婉秋、王明明等20位学者、艺术家在这份提案上签了名。 电影节如何办是委员们关心的话题,对于经营性评奖产生的不正之风,近年一直受到新闻舆论界的广泛批评。去年的南宁电影节斥巨资,其奢华令人大为吃惊。 王兴东委员说:“中国电影金鸡奖前11届都是在北京办的,那时的颁奖大会没有搞什么大型晚会,但却极具权威性。现在,膨胀成一个节日,权威性却直线下降,一次电影颁奖抬那么大的一个轿子,小题大做,劳民伤财。” 河北省文化厅副厅长边发吉委员也是该提案的发起人,他说,电影节虽然搞得热热闹闹,但大家心里都明白,几百万人民币堆积的欢歌狂舞背后,是冰冷的电影市场,中国电影的生存危机和信用危机正面临着空前严峻的考验。他指出目前人们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电影节和谁有关系?“金鸡”、“百花”这两个老百姓心目中的品牌,正离老百姓越来越远,他们由市场的主体变成了冷漠的旁观者,一些老百姓喜爱的片子在电影节上不能获奖,老百姓喜欢的演员拿不到“金鸡”,这是为什么? 据了解,目前参加评选金鸡奖的故事片,要交报名费1000元,个人单项评奖也要交评审费。人们发现,电影界老前辈打造出的“金鸡”、“百花”奖杯,演变成了招揽承办大型晚会的一个牌子,注入了很浓的商业经营意识:谁承办谁花钱,吸引明星,扩大城市知名度。而且,承办的城市所有费用都要承担,光是前期的评奖费用启动资金就要先付200万元。 王兴东委员为经营性电影节的评奖开出了药方。他希望“金鸡”、“百花”向中国电影华表奖学习,电影颁奖晚会要删繁就简,压缩时间、注重时效、突出主题,不要去铺张,增大群众怨情。对于这种重评奖、轻创作、轻市场的不良导向,必须扭转,否则就不要再搞了,要让年轻艺术家懂得精品是创作出来的,不是评出来的。
|
![]() |
新闻中心主编信箱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