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新闻 > 北京晚报> 新闻报道 |
利用DNA分析技术寻找犯罪嫌疑人,这已被人们或多或少地了解。不过,今天中国向各地公安机关开放的首个DN A数据库却主要储存“好人”DNA资料,它的主要功能是配合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的斗争,帮助骨肉分散的家庭“寻找亲人” 。 建立配合“打拐”的DNA数据库,这在国际上尚属首例。日前,贵州解救出了30多个被拐儿童,一周有400多 位家长前往相认。几对父母“抢”一个孩子,不是什么新鲜事。其中更有一个小男孩,被15个家庭指认为儿子。而采用DN A技术鉴定血亲关系,困难迎刃而解。 据公安部刑侦局刑事技术处处长左芷津博士介绍,就单一的DNA技术来说,中国目前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算不上落 后。但具有规模效应的DNA数据库建设由于要求有技术法规和行政法规支撑,且耗资巨大,我国相对还有距离。 目前世界上主要有犯罪嫌疑人和犯罪现场两类DNA数据库。如果说,单一的DNA技术是被动地证实犯罪,那么数 据库的建设则是去主动地揭露犯罪。比如,登记入库的罪犯当中如果有人再次犯案,只要在现场留下一根头发、一滴血或是一 片皮屑等物质,就有可能通过DNA遗传信息的比对,让他现出原形。与此同时,DNA数据库对于查清是否属于同一案犯连 续作案,缩小侦查目标,提高办案效率等都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此次,配合“打拐”建立的数据库,分两个阶段。在准备阶段,动员丢失了孩子的家长,主动到公安机关报 案,并采集血样,通过特快专递手段送到全国指定的4个数据采集点,经过处理后,利用网络系统传输到设在北京的中心数据 库。在实战阶段,各地摸排本地来历不明的儿童采集血样,同样传输到中心数据库,找到符合遗传规律的“三联体”,从而确 立亲子关系。 公安机关经过侦查破案或通过人贩子交代供认的被拐卖儿童,将儿童送还父母时,也要通过DNA鉴定,以予确认。 在这项浩大的工程中,4个指定的数据采集点无疑重任在肩。“技术过硬,水平一流。”左芷津如此评价说。这4个 数据采集点分别设在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北京市公安局、辽宁省公安厅和广州市公安局。它们从80年代中期就开展了关于 DNA的研究工作,代表了国内刑事技术的最高水平。由于客观条件制约,各地进展速度不一,估计到4月中下旬中心数据库 方可完成各地数据的整合,实现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本报记者梁彦军 相关报道: 警方打拐行动第一线报道(一) 相关报道: 少女被拐落入淫窟 警方合作火坑救人 相关报道: 说是去看海 实把少女拐 相关报道: 小女孩被表姐拐卖 广东警方顺利解救
相关专题: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
|
||||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北京晚报> 新闻报道 |
本网站所刊登之新闻标题及内容,皆由合作媒体提供,不代表新浪网本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