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季冰:说刘翔的背后有13亿双眼睛很荒谬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9日11:43  荆楚网

  作者:陈季冰

  谁都没有料到,万众瞩目的刘翔会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他的奥运会。不过,相信国人和媒体会一如既往地给予他充分的关爱。

  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我的一位朋友——一张体育报纸的负责人——告诉我,他们报社这次奥运报道策划的主要价值取向是破除“唯奖牌论”。“就拿刘翔来说吧,我们要还原他作为一个运动员的身份。让一个20多岁的青年去背负着所谓民族腾飞的沉重使命走上赛场,实在是太过分了点。”

  现在,奥运会已过半程。从全国各大媒体温情四溢的报道和评论来看,我这位朋友的思路确实代表了主流舆论的方向。我们已经很少能从奥运新闻标题中读到“雪耻”、“心中的五星红旗”、“强忍伤病奋力拼搏”、“伟大祖国的坚强后盾”……之类词句,这也折射出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民意的巨大进步:尽管中国人仍然会为中国运动员的每一块奖牌而热血沸腾,但毕竟我们的心理承受力不再像过去那么脆弱。换一句更直观的话来说,如果刘翔夺冠,他能够继续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而如果他尽了最大努力仍不能一偿我们的心愿,我们会有些遗憾和失望,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不至于会因此受到重创。失败的刘翔也不会成为我们眼里的“罪人”,我们依然会喜爱他,就像我们毫无保留地热爱自己的国家一样。

  为本土举行的奥运会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给中国参赛运动员、教练员减压,让世界各国来宾感受到中国人民的热情友谊……这些的确是媒体的责任。不过,我还是要说,从真正弘扬奥运精神的角度来看,这些都不能代替体育的专业精神。因此,我对我那位体育报纸的朋友说,适当地给刘翔舒缓一下压力是应该的,但作为一份专业的体育报纸,你们的重点恐怕还是应该放在对竞技本身的报道上面。

  事实上,我还进一步认为,不仅是刘翔,任何一个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这样重大比赛的运动员,承受一点压力是完全应该的。换句话说,如果他们不能承受这样的压力,那还何谈什么优秀运动员?不要说一个无时无刻不受到万众聚焦的世界冠军,我们每个平常人不也承受着许多生活的重负吗?我们好不容易攒了点钱出国旅游一趟,临出发前还总要被反复教导“在国外言行举止不要丢中国人的脸”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相关专题 聚焦奥运

更多关于 刘翔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