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纬 Sina Ads.

   首页>社会经纬>生活时报 >新闻内容

生活时报

电视购物要想翻身自己先做好

http://www.sina.com.cn 1998年12月7日 17:05 生活时报

  作为传统购物方式的一种变革,电视购物进入中国 2
年多来,有着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它凭借高额的利润和
快速回报的特点,一时间铺天盖地地涌入电视媒体,进入
到百姓生活中。然而如其它新事物一样,在经历了异军突
起的快速发展后,无序竞争、缺乏规范管理的种种弊端也
显露出来:一方面,市场信誉度、美誉度迅速下降。今年
8 月以来,各家媒体纷纷将矛头对准了这一行业,人们对
其夸大其辞的广告用语,粗制滥造以至不堪入目的节目制
作,高昂的且无序变化的产品价格提出了质疑;而另一方
面,由于蜂拥而上的电视购物商家缺乏自律,而引起的信
誉度下降、效益大幅滑坡,从而引起的产品无力更新,节
目无法精心制作,更使得整个电视购物行业陷入一种再发
展的困境。

    电视购物现状:看得多买得少

  今年11月,由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和CCTV中国财经
报道共同对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武汉等 6个
城市的1230位消费者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了问卷面访
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八成以上的消费者不同程度上认
识了电视购物这位新朋友,其中28%宣称“经常收看”、
57%“偶尔收看”,但对电视购物“很感兴趣”和“较感
兴趣”的只有 4%和25%,认为电视购物“有可能”成为
其今后购物的主要方式之一的也只有18%,认为“没有可
能”的则多达64%。

  种种迹象表明,电视购物要成为众多购物方式中的“
主角”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中国的电视购物:还在“初级阶段”

  来自消费者的意见显示:电视购物产品品种单调、广
告词严重失实、节目制作毫无吸引力甚至粗制滥造不堪入
目,以及产品价格高得离谱是“电视购物”吸引力和信誉
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中央电视台日前举办的一个有关电视购物的小型研
讨会上,CCTV广告部副主任郭振玺认为:目前电视购物行
业的无序竞争,许多地方台急功近利,匆匆上马而又把关
不严,更有一些“骗子公司”的介入是造成人们对整个电
视购物行业信任度下降的主要原因。电视购物进入国内短
短的两年时间里,目前已有大大小小近 300家电视购物公
司,比全美以至欧洲大陆的电视购物公司总数还多,仅成
都市据不完全统计,就有6家公司从事此项业务,地、市、
甚至县级电视台也纷纷上马,组建公司。其中一些公司在
既没有新产品开发,也没有精良的节目制作的情况下,仅
靠几部电话,几十个送货员,买一点电视时间段(某些电
视台的公司连这笔费用都省了)打个“广告”起家,已完
全背离了电视购物“轨道”。

  在欧洲美国等电视购物发达地区,电视直销公司一般
为虚拟公司,核心部分的工作内容是选择产品和节目制作,
其中电视直销节目是电视直销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以全美最大的电视直销公司高西·伦克为例,每年投入上
千万美元制作节目,平均每个节目成本35万美元。其它环
节,如电话接听、订单处理、配货、送货的经营则由社会
上的独立公司来完成,这些公司都是专业化、市场化、规
范化、社会化的,他们一般不隶属于电视直销公司,而是
面向整个行业和社会提供服务。如一个电话接听中心可以
同时为几家电视直销公司服务,而且还可以向人寿保险公
司、机票销售公司等提供服务。这些专业化公司的介入,
大大降低了电视直销公司的运作成本。

  与此相比,国内的大部分电视购物行业在产品选择和
节目制作上相形见绌。千篇一律的产品:化妆、美容用品、
减肥、健身用品、女士内衣……节目的制作或去直接翻译
国外的录像带或找几个美人摆几个风骚的动作,作个对比
效果图……而在其它环节上,由于国内相关行业的不尽发
达,也大多由电视购物公司自己来完成,于是造成了电视
购物公司有一大堆电话接听员、送货员,但恰恰削弱了产
品开支选择和节目制作的力量。

    当务之急:重树形象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目前电视购物业的不景气使许多
年营额可达上亿元的大公司也处于微利或不盈利状态,很
难有力量搞产品的更新和节目的制作,更加造成了电视购
物节目的“一成不变”,但要恢复行业形象,重树消费者
信心和兴趣,必须从最根本的产品选择和节目制作入手。

  有关人士分析,电视购物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它
的优势并没有充分体现和发挥出来。一方面,它通过主持
人现场演示(频道导购)全面详细地介绍产品职能、使用
方法、使得一些需复杂操作的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得以更好
地让观众了解,另一方面它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让商家了解
到有关产品的信息,通过播出后的电话反映,很快地判断
出产品是否有市场,由此可决策是否大批生产,是很好的
市场测试调研的方法。但目前,这两大优势特色,尤其是
后者,还没有充分得以利用。

齐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