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我们这儿有个聂老太太,说是有特异功能,什么事儿都能算出来,啥病都能治……”7月17日住在沈铁小区的一位居民向记者通报了这样一条“爆炸性”新闻线索。 18日上午8时许,沿着不到2000米内便有两处马葫芦井“敞口向天”的一条马路,记者来到了沈铁医院后身的沈铁小区。向居民打听7号楼的聂家时,一老妇笑问是不是求仙的,并说聂老太太有啥能耐大伙不知道,可找她的人真不少,隔三差五的还有不少小车呢。说话间,远处走来两位老者,老妇说那个穿短裤的就是聂的老伴儿,姓赵。 记者向老赵问路,老赵说你找对人了,跟我走吧。随老赵进入7号楼,在楼梯间攀行时,老赵和气地问记者有什么事儿,记者答听说这儿有个姓聂的挺神的,特来求助。老赵笑着说是特异功能…… 说话间已进入6楼的一个房间,门厅里的餐桌上摆着茄子拌土豆等菜肴。老赵指着一位中年妇女说她就是记者要找的人。当记者为如何称呼犯难时,老赵说就叫“聂姨”吧。 随后老赵把记者让到卧室,床边的一张写字台上有一尊济公像,旁边是香炉和圣水杯等物。老赵简单问了问记者的住址姓氏等情况,说多亏记者问对了人,不然楼下的“牛鬼蛇神们”指不定把记者给领到哪儿去呢;来“问事儿”的人太多,前一天晚上忙到7点多。这时一直在别的房间里忙活的“聂姨”走进房间,盘腿坐在记者身侧,点燃了一支香烟。 “聂姨”看上去相当普通,与常人相比没什么特别。她很随便地聊起了“个人简历”———将近60岁了,小时候总觉得脑袋里有虫,后来常闹些小病小灾的,再后来感觉心脏在胸腔里“游走”,然后就有了特异功能。曾在某居委会工作,给人“点化”已经好几年了,不少医院治不好或不能治的病人都找过她,其中有5位脑瘤患者至今健在。求治者不须本人亲来,只要报出姓名和生日便可。其“点化”方式也很简单,像唠家常一样与对方闲谈。 交谈中,“聂姨”和老赵先后三次打听记者的住址和姓氏,并问是怎么找到这儿来的。记者称有位朋友结婚数年没有孩子,听一位姓赵的朋友讲“聂姨”会算,请“聂姨”给指点指点。“聂姨”想了想,说来的人太多,记不住(哪位姓赵)了。 说话间,“聂姨”拿出一个本子,询问“病人”的姓名和生日,本子上已记录了数十个名姓。记者报出两个名字和日期,“聂姨”又让老赵递过一本万年历查找阴历生辰,并说要跟她的老师(看不见的老师)请教。之后,“聂姨”双目微合,右手拇指在另外四指间移动,口中不时发出一串串记者无法听懂的声音。片刻过去,“聂姨”说,这对夫妻“立子晚”,女方右侧输卵管太窄,排卵数目少,成活率低,不过按她的“推断”两年后将有孩子,建议到某寺请座送子观音,或逢初一、十五到庙里上香礼拜。“聂姨”还提醒记者,请观音时别忘了讨价还价,要一百元给个五六十就行,因为“现在是经济社会了”。而“聂姨”给人“点化”的费用则“凭心布施”。 “聂姨”“实施特异功能”期间,老赵坐在写字台旁用金色的亮纸叠出了数个“金元宝”。临别时,记者奉上一张百元钞票,“聂姨”送给记者一张名片,上面除了电话号码和地址外,印着三个大字———“聂老师”。 出门时,门厅里的餐桌已摆好了早餐,不过是些家常便饭,看来有特异功能的聂老师也是“食人间烟火”的。 离开沈铁小区,记者心中暗笑———那对“立子晚”的夫妻的孩子现在已经会打酱油了。本报记者李岩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