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 华盛顿邮报23日在头版发表文章说,几个星期前,阿拉伯联盟秘书长穆萨强调,对伊拉克战争将“打开中东地区的地狱之门”。不过现在,一些阿拉伯国家却对美国的军事准备工作提供了积极配合,其他国家也不再“严词拒绝”,而是采取了“观望态度”。对卡塔尔、约旦和沙特阿拉伯官员的采访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们改变立场的原因就是为同美国保持良好关系。
约旦外长在华盛顿表示,尽管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后果感到担忧,但约旦依然不能破坏其同美国之间的那种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政治和经济关系。而当年在海湾战争中,约旦已故国王侯赛因自始至终坚决反对国际社会武装干涉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行动。卡塔尔外长的态度就更明确了,他表示“美国是卡塔尔的重要盟友,我们将考虑答应朋友的请求”,言外之意也非常清楚。
目前来看,主要海湾阿拉伯国家虽然嘴上不说什么“全力支持美国”之类的话,但实际上,各国都为美军的准备工作开了绿灯。特别是科威特,依然扮演着“倒萨前进司令部”的角色,包括坦克、装甲车和武装直升机在内的大量武器弹药正在源源不绝抵达这里。英国部队也前往安曼进行演习。巴林作为美军第五舰队司令部所在地,更是采取了各种措施来保证美军的安全。
10天前,沙特阿拉伯突然改变立场,表示将支持联合国授权的对伊拉克军事行动。约旦方面虽然没有在这点上公开表态,但西方外交官认为,该国将为伊拉克境内美军开展的“搜索和救援行动”提供大力帮助。至于埃及和叙利亚则对美军的“倒萨”行动采取了“不关心”态度,他们认为,武器核查人员重新返回巴格达工作才是所谓的“重中之重”。
其实,中东国家,特别是沙特阿拉伯和约旦在“倒萨”问题上依然是有自己考虑的。作为当年海湾战争美军后勤“支柱”的沙特眼见卡塔尔在美国人心中“行情看涨”,担心自己因此被“晾在一边”,失去应有的“中东大国地位”,尽管内部存在分歧,依然改变了先前的“反对倒萨立场”。一些沙特学者认为,政府对美国政策“言听计从”,以致现在只能被“美国牵着鼻子走”。
每月2元享用15M邮箱 中大奖游海南游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