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莫斯科记者王晓玉
当前,伊拉克局势因美国随时可能动武而处在高度紧张状态。美国一边磨刀霍霍、积极备战,一边到处斡旋、游说四方。俄罗斯既是美国的反恐盟友,又与伊拉克保持密切交往,而且还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国际社会因此非常感兴趣:俄罗斯在伊拉克问题上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在美国宣布要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之初,俄罗斯的态度非常明确:伊拉克有没有美国所说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只有在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返回伊拉克以后才能知晓,在此之前任何对伊拉克动用武力的军事行动,都是国际社会所不能接受的。针对美国提出的要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新决议的建议,俄罗斯也没有给予积极回应,俄罗斯尤其不能接受美国要在新决议中加入“如果伊拉克违反联合国决议,将对其自动使用武力”的强硬条款。
俄罗斯对伊拉克问题所持的这种立场,并不意味着俄罗斯就要关闭与美国进行对话的大门。事实上,俄美之间各种层次的接触和磋商一直都在进行当中:普京和布什热线电话不断,美国政府要员接连访问莫斯科,英国首相布莱尔日前带着斡旋使命专程赶来与普京总统会面。所有这一切都证明美国及其盟国英国非常重视俄罗斯的态度,至今没有放弃对俄罗斯的争取。
事实证明,美国、英国对俄罗斯的解释和说服工作并没有白搭工夫,俄罗斯对伊拉克问题的态度已经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在上周首次表示,俄罗斯已经不反对美国提出的联合国应该通过新决议的倡议,只是里面不能包含对伊拉克自动使用武力等强硬条款。与此同时,俄罗斯多次表示赞同法国提出的分两个阶段解决伊拉克问题的建议。普京在与布莱尔会谈之后表示:从法律上讲,联合国再通过一个关于伊拉克问题的决议已经没有任何必要,但考虑到联合国此前对伊拉克武器核查的消极结果,俄罗斯准备与它的伙伴一起寻找新的办法,以便武器核查人员在伊拉克的活动能够得到保证,因此,俄罗斯不排除与西方伙伴联合解决伊拉克问题(其中包括在联合国通过新决议)的可能。
俄罗斯在伊拉克问题上的态度逐渐出现一些松动,反映出俄罗斯围绕这一问题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俄罗斯在经济领域与伊拉克有密切的联系。一旦美国对伊拉克动武,并在战后建立一个亲美的伊拉克政权,俄罗斯此前与伊拉克签订的多项石油开发合同面临被西方石油公司夺走的危险,伊拉克欠俄罗斯的80亿美元债务也有可能“泡汤”。从这一点出发,俄罗斯必须挺身而出捍卫自己的切身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俄罗斯决策层非常清楚,当今的俄罗斯已经不是从前的苏联,不具备与美国抗衡的经济实力。美国积极游说俄罗斯,不是因为没有俄罗斯的支持美国打不了这场仗,而是要把对伊拉克动武给自己带来的消极后果降低到最小。从这个角度看,俄罗斯在伊拉克问题上尽量避免与美国摊牌,也是有其客观原因的。
在对伊拉克形势做出客观估计的基础上,俄罗斯制订出既面对现实,又有所作为的外交策略。
首先,俄罗斯反复向国际社会表示其坚决反对军事打击伊拉克的原则立场,在战争没有开始以前,哪怕只有最后一线希望,俄罗斯也不会轻易放弃阻止战争爆发的努力。俄罗斯这种策略,多半是出于外交上的考虑:一是为了让世界知道自己的存在;二是为了赢得国际社会,尤其是阿拉伯国家的好感;三是不能让美国所谓的先发制人新战略顺利成为既成事实。
第二,俄罗斯通过各种渠道向美国表明,俄在伊拉克的经济利益不是仨瓜俩枣,美国对伊拉克动武将给俄罗斯的经济利益造成重大损失。俄罗斯说这些的目的,无非是希望美国能对俄罗斯所做出的牺牲给予适当的补偿。俄罗斯的意思,美国、英国自然心领神会,它们不仅已经考虑这个问题,而且把它当成拉拢俄罗斯的一个突破口。英国首相布莱尔在出访俄罗斯之前就公开表示:“俄罗斯在伊拉克拥有合法的利益,他们很想知道,我们将如何考虑这个因素,这也是我将要与普京总统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讨论经济补偿问题,就意味着俄罗斯将要默认美国对伊拉克动武,因此俄罗斯现在还不愿在公开场合谈论这个话题。
第三,不管伊拉克问题的最后结局如何,俄罗斯都不会越过最后底线,即不会因此退出反恐国际联盟。“9·11”事件以后,俄美关系有了很大改善,用普京、布什的话说,两国关系在几个月内的飞跃甚至超过了以前10年。尽管伊拉克对俄罗斯非常重要,但它还没重要到能够促使俄罗斯与美国翻脸的程度。
每月2元享用15兆邮箱 优惠价格就剩最后几天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