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姆斯菲尔德为何如此强硬(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28日08:24 环球时报 | ||
| ||
有人说,美国对伊战争的胜利,就是拉氏战争理论的胜利。提起这位五角大楼上个世纪以来最年长的掌门人,不论是圈内人士还是媒体对他的第一印象都是一个字:横。
他对敌人横,早在2002年初,阿富汗战争尘埃未落时,拉姆斯菲尔德就把伊拉克列为下一个目标;他对老朋友横,今年1月,德、法等国不赞成美英绕过联合国单方面动武,拉氏张口就将其定性为僵化、保守的老欧洲;他对同僚横,美国陆军部长怀特因武器装备问题与他闹僵,拉氏不惜吵到国会,闹得怀特不得不考虑解甲归田;就连
因素之一:政坛经历特殊
熟悉拉氏的人说,他的强硬作风源于其在美国政坛的特殊经历。早在1963年,时年30岁的拉姆斯菲尔德即当选为联邦众议员。1974年,拉氏担任了福特总统的办公厅主任。1975年,拉氏升任国防部长,与共和党的元老级人物基辛格同朝为臣。而现任副总统切尼就是在此期间由拉氏推荐成了福特政府的又一位总统办公厅主任。
拉姆斯菲尔德成长于美国战后初期的黄金时代,他所受的教育加上敢打敢拼的做事风格,使其少年得志,也形成了其锋芒毕露、作风强悍的特点。媒体说,福特时代的拉氏就曾打算竞选总统或副总统,却因树敌太多而作罢。福特后来选择了多尔作为其竞选连任搭档并输给了民主党的卡特。
福特政府之后一直到克林顿政府期间,拉氏转入商界发展,但从未放弃与历届美国政府的联系。在里根、老布什和克林顿执掌白宫的年代,拉姆斯菲尔德都曾担任过总统特使或主持过一些特别委员会。1988年,拉姆斯菲尔德准备东山再起,但因经费不够和党内支持不足而受挫。
因素之二:布什是其后台
其次,布什总统的倚重是拉氏强硬作风的后台。布什赢得2000年大选后,在国防部长人选上最终确定了拉氏,主要原因就是他希望国防事务由一个资历深厚、作风凌厉而又与其政见一致的人来管理。布什和切尼认为,20年来,世界局势发生急剧变化,美国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早已今非昔比,美军军队内部机制也是弊病多多,急需大刀阔斧的改革。
拉姆斯菲尔德与布什一拍即合。入主五角大楼后,在号称鹰派教父的副国防部长沃尔福威茨辅佐下,拉氏先是全力推动导弹防御计划,继而出台以先发制人为核心的新国家安全战略。9·11事件后,布什先打阿富汗战争,后又把伊拉克、伊朗等国列入邪恶轴心,对此,拉氏心领神会。
2002年初,拉姆斯菲尔德就提出下一个目标是伊拉克。对此,五角大楼高级军官们持保留态度,认为伊拉克并未对美造成实际威胁,而且在本·拉登势力尚未肃清时就动手发动下一场战争,对美国全球安全并无好处。对这些意见,拉氏毫不妥协。在伊拉克战争中,电视上露面最多的不是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尔斯,也不是中央司令部司令弗兰克斯,而是他———拉姆斯菲尔德。
因素之三:价值观极右
拉氏的极右价值观一直在作怪。他于二战前出生。他的父亲在日军袭击珍珠港之后入伍,成为一名海军机师。拉氏回忆说,年幼时,他与父亲一起住在太平洋海岸,每天看到一队队美国军人在海边巡逻防范袭击,这对他的人生观有颇为深刻的影响。拉氏从政之后,加强军备、保证美国绝对安全、对潜在敌人先发制人,成了他数十年不变的政治主张。有人对他在20世纪70年代担任众议员时的投票评价指数做了统计,借此分析其政治倾向,结果发现其保守指数达到满分100分,而其自由指数仅为4分。
他于1999年主持撰写了伊拉克、朝鲜等国的军事评估报告,声称这些国家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建议立即对伊动武,但因立场过于强硬而被克林顿政府束之高阁。布什上台后,拉氏的保守派国防理论重新得到重视。华盛顿圈内人士将他与副总统切尼及副国防部长沃尔福威茨一起并称为鹰派三驾马车,对此拉氏并不否认。重返政坛之初,他的保守论调并不被看好,《华盛顿邮报》2001年甚至刊登文章讨论谁是拉氏的继承人。有人说,是9·11事件成就了拉氏。也有分析家指出,他为美国绝对安全而置国际关系准则于不顾,不惜对想象敌国发动军事行动,这样的强硬做法,其实对美国国际形象和全球战略安全弊大于利。
拉姆斯菲尔德永远是一副强硬面孔。
《环球时报》 (2003年05月26日第八版)
想第一时间得知美伊战争消息吗?马上订阅短信新闻冲浪!
不上网了解美伊最新进展?彩信/WAP/PDA给你最及时的新闻!
【评论】【推荐】【大 中 小】【打印】【关闭】 |
订两性学堂,打开性爱心门,赢取彩信手机!
新浪邮箱雄踞市场第一 真诚回馈用户全面扩容
在家学新东方英语 注会注册评估师 考研英语
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亲密接触,激烈搏杀,包你爽上“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