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之战锤炼成熟中国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04日08:35 天府早报 | |||
据新华社电 2003年春,非典型肺炎突如其来,中华民族遭遇严峻考验。正如恩格斯曾深刻指出的,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历史的辩证法就是这样。非典这场灾难,不仅在考验着我们,也给我们以警示,以启迪。 疫情如火,考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驾驭局势、治党治国的能力 从广东出现第一例患者,到我国内地临床诊断病例骤升至4位数,受害省份扩展到26个……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给我们的事业带来重大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旅游、餐饮等行业遭受重创,恐慌情绪在部分群众中蔓延……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驾驭局势、治党治国的能力面临严峻考验。 北京、广东、天津、内蒙古、山西、河北、湖南……危难关头,党和国家领导人一次次深入一线,检查、部署防治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心系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雷厉风行———将非典列入法定传染病进行管理;建立、完善公开透明的疫情报告制度和信息发布制度;成立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 4月中下旬,中央对卫生部、北京市主要负责同志职务作出调整。此后,各地又有一批官员因为防治非典不力受到惩处。 灾害突至,考验中国的应变能力和综合实力 上海历经10年精心打造的信息网络,关键时刻发挥强大威力。北京小汤山,因为中国人民只用七天七夜就在这里建成全国最大的传染病医院,一时名闻天下。 大灾大难,首先考验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设立20亿元的非典防治基金,对农民和城镇困难群众中的患者实行免费医疗救治,改善各级医疗机构的设施…… 非典考验着我们科研攻关的能力。从研制成功SARS病毒全基因组芯片检测系统,到成功克隆病毒的6个主要蛋白基因;从初步掌握病毒的存活规律,到用于治疗非典的新药进入临床试验……危难面前,我国的科技储备和人才实力经受住了考验。 生死安危,考验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这是非典时期的两个普通镜头———北京通州的一对退休老人,一个儿子是医生,另一个是急救车司机。当儿子们从一线打来电话,两次发作脑血栓而颤巍巍的老父亲说:“你们别担心我。这是治病救人的大事,谁也不能往后缩!”做了一辈子教师的母亲,在电话里大声告诉儿子:“你们是妈最大的荣耀!等你们回来,妈为你们做最爱吃的饭菜。” 陕西农民薛安绳从北京回到阔别半年的家乡,为了自我隔离,在村外废弃的旧窑洞里住了整整18天。“吃点苦不算什么。再说,这也是为了全村人不得病。” 有这样的父母,就有这样的儿女;有这样的百姓,就有这样的民族。
巨额大奖+情趣笑话 订笑话短信送彩屏手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