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人大代表、南昌大学党委书记周绍森最近收到深圳某单位向学校同时寄来4份不同样式的南昌大学文凭,并要求鉴别真伪。可经核对,这4份文凭全都是假的。另一位来自江西师范大学的徐晓泉代表也碰到了烦心事,他告诉记者,自己的学籍档案都被人冒名顶替,自己现在成了一个没有学籍档案的教授。
《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但社会上盛行的文凭造假风和学术造 假风让这两位在高校工作的代表凭添了几分忧虑。他们呼吁,应当充分认识学术教育界的不诚信问题和由此产生的深远社会影响,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遏制这种现象蔓延。
周绍森代表介绍,南昌市公安机关曾破获一起专门伪造南昌大学文凭的案件,发现整整一屋子多达几千份的假文凭。如果这些假文凭流落出去,将给南昌大学每年约5000名毕业生就业造成很大障碍,给学校带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他认为,文凭出现信用危机,并不仅仅是一种违反社会道德或法规的简单现象,假文凭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用人机制的不健全。要杜绝这种造假之风,还需从根本上建立和完善用人机制,促使社会由重“学历”到重“学力”的转变。周绍森认为,社会上文凭证书造假成风是有其深刻原因的。对毕业生来说,文凭学历就像一块敲门砖,多几样醒目的证书确实能在短时间内吸引用人单位的注意;对在职人员来说,越高的学历则意味着越多的晋级加薪机会。但也正是社会上这种主要靠学历来决定资源分配的不完善用人体制,在客观上促使一些急功近利的毕业生或在职者不把心思放到提高自身素质上,而是铤而走险,通过造假的手段达到个人的经济或政治目的。
对此,周绍森提出应加快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他建议政府要协调好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多方面的关系,为人才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并在全社会形成真正重视人才素质,注重其实际拥有的知识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氛围,绝不要只看到其拥有的学历。针对当前在一些领导干部或学术界内有人热衷搞表面文章、买文凭甚至搞假文凭、假论文的现象,周绍森认为,一些职称或岗位的评定应多尊重本行业专家的意见,不要有太多闲杂人员,并通过专门成立的职称评审团体进行主审,更关键的是评聘人才要能上能下,不仅能低职高聘,更要能高职低聘,真正做到用人惟贤。
徐晓泉代表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逐步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经济界要如此,教育界、知识界也如此。教育出现没有诚信的现象,同样会导致腐败。眼下就有许多领导干部为谋取一张文凭,出现“秘书听课、专人替考、背后送礼”的怪现象。
徐代表还给记者讲了另外一件事情:自己的学校曾引进了一位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博士生导师,但这个人最后被揭露多次抄袭国际学术成果。“现在我们的科技实力与科技论文的数量有很大反差,论文铺天盖地,真正有突破的成果却很少。学术、教育界造假的现象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建立整套防范措施,澄清学风和教风。”
《江南时报》(2002年03月09日第三版)
特别推荐:《流星花园》铃声图片专辑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